她所在的宿舍住着六个女生,除了她之外,另外两三个女生家境优渥,她们自小生活在繁华的都市,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名牌包包、高档化妆品对她们来说是日常标配。
起初,大家相处还算融洽,只是偶尔聊天时,那些富家女孩无意间流露出的优越感,让刘晓蕊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但她想着大家来自不同的背景,有差异也是正常的,只要彼此尊重,还是能好好相处下去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却渐渐显现了出来。
有一次,宿舍的几个女生在讨论周末去哪里逛街买衣服,一个叫林悦的女生兴奋地说着某家国际大牌又出了新款,她一定要去看看。
另一个叫苏瑶的女生则附和着,炫耀起自己上次在国外旅游时买的***版包包,还把包包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引得众人一阵赞叹。
刘晓蕊在一旁默默地听着,插不上话,她身上穿的衣服大多是从家乡带来的,款式普通,价格也很便宜。
这时,林悦似乎注意到了刘晓蕊的沉默,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屑的语气说道:“晓蕊啊,你平时都不买新衣服的吗?
你这衣服看着都过时好久了呀,出去可有点丢我们宿舍的脸呢。”
刘晓蕊听了,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她有些窘迫地回答道:“我觉得这些衣服穿着挺舒服的,而且我也没太在意款式什么的。”
“哎呀,你这想法可真够土的,女孩子嘛,就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这些便宜货怎么行呀。”
苏瑶也跟着搭腔,话语里满是嘲讽。
刘晓蕊心里一阵委屈,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只能低下头,假装整理自己的书本。
从那以后,她越发觉得自己和宿舍的这几个富家女孩格格不入,她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在言语上贬低她,似乎把嘲笑她的出身和穿着当成了一种乐趣。
在班级里,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大学的班级里,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各种各样的家庭背景。
一些家境好的同学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小圈子,而刘晓蕊因为贫寒的家境,常常被排除在外。
课堂分组讨论的时候,每当刘晓蕊想加入某个小组,总会有人以各种理由拒绝她,比如“我们组己经满了”或者“我们想找专业更强一点的同学一起”,可实际上,那些小组往往还缺人。
有一次,老师要求分组完成一个项目作业,刘晓蕊鼓起勇气走到一个看起来还缺人的小组旁,小心翼翼地问:“同学,我可以加入你们组吗?
我会很努力的,保证不会拖后腿。”
小组里的一个男生看了她一眼,撇撇嘴说:“我们这组想拿高分呢,你平时忙着摆摊赚钱,哪有时间好好做项目呀,你还是找别人吧。”
他的话引起了小组其他人的一阵哄笑,刘晓蕊的脸涨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转身快步走出了教室。
还有一次,学校组织班级活动,需要大家一起凑钱买活动用品。
每个人平摊下来的费用并不多,但对于刘晓蕊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她犹豫了一下,小声地跟班长说:“班长,我最近手头有点紧,能不能先少交点呀,我下次一定补上。”
班长还没说话,旁边一个女生就阴阳怪气地说:“哟,刘晓蕊,你不是天天摆摊赚钱嘛,怎么连这点钱都舍不得出呀,该不会是想占便宜吧。”
她的话让周围的同学都纷纷看向刘晓蕊,眼神里充满了质疑和不屑。
刘晓蕊急忙解释道:“不是的,我家里最近有点困难,我摆摊赚的钱大多都寄回去了,我真不是想占便宜,我下次一定补上的。”
可是,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听她的解释,大家在背后窃窃私语,说她小气、抠门,让她觉得十分难堪。
体育课上,情况也同样糟糕。
每次选体育项目的时候,那些需要购买专业装备的项目,刘晓蕊都只能避开,选择一些最基础、不需要额外花钱的项目。
有一回,老师教大家打网球,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的网球拍开始练习,只有刘晓蕊站在一旁,显得格外落寞。
一个叫张敏的女生故意走到她身边,晃了晃手里的名牌网球拍,笑着说:“刘晓蕊,你怎么不练呀,不会是连个网球拍都买不起吧,哈哈哈。”
她的笑声格外刺耳,周围的同学也跟着笑了起来,刘晓蕊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展烂的小丑,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她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低声说:“我今天忘带了,下次再练吧。”
然后转身走到操场的角落,默默地看着同学们打球,心里充满了苦涩和无奈。
在宿舍里,那些富家女孩的行为更是变本加厉。
她们经常在宿舍里大声地讨论着各种高档的护肤品、化妆品,还会互相分享自己去参加奢华派对的经历,每当刘晓蕊在学习或者休息的时候,她们也毫不顾忌,依旧我行我素。
有一次,刘晓蕊晚上摆摊回来得比较晚,她轻手轻脚地走进宿舍,准备洗漱睡觉,生怕吵醒了己经睡下的舍友。
可当她打开灯的那一刻,却听到林悦不满地抱怨道:“哟,刘晓蕊,你每天这么晚回来,动静还这么大,吵得我们都没法睡觉了,你就不能早点收摊啊。”
刘晓蕊赶忙道歉:“对不起啊,我己经尽量小声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哼,就你那穷酸样,天天摆地摊能赚几个钱呀,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在学习上,说不定还能改变一下你这土里土气的形象呢。”
苏瑶也在一旁冷言冷语地说道。
刘晓蕊的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她默默地洗漱完,爬上床,躲在被子里偷偷地哭了起来。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家境贫寒,就要受到这样的歧视和欺负,难道出身不好就是一种罪过吗?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晓蕊在学校里越来越孤立。
她总是一个人去上课、去食堂吃饭、去图书馆学习,身边没有可以倾诉的朋友。
每次看到其他同学三五成群地有说有笑,她的心里就充满了羡慕和失落。
但刘晓蕊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她把这些委屈和痛苦都化作了学习和摆摊的动力。
她告诉自己,只有变得更优秀,才能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刮目相看,才能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于是,在课堂上,她比以往更加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也总是泡在图书馆里,查阅各种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课余时间,她继续用心经营自己的小摊,不断改进水晶鞋饰品的款式和质量,生意也越来越好。
尽管校园生活充满了苦涩,但刘晓蕊始终怀揣着希望,坚强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等待着那个能证明自己、改变现状的机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