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西海遂为家。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珮兰凋径,舒圭叶翦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地方从昔日的皇家行宫到如今的荒凉景象的变迁,同时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赞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诗句分析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描述了皇家队伍曾在这些地方停留的场景,展现了昔日的繁华。
园荒一径断,苔古半阶斜。
现在的景象是花园荒废,小径断裂,青苔覆盖了台阶,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荒凉。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以前的池塘水己经干涸,而过去的树木如今却开出了新的花朵,暗示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延续。
一朝辞此地,西海遂为家。
曾经住在这里的人离开了,从此西海为家,表达了对过往的告别与对未来的接纳。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再次提到皇家的车驾在这些地方停留,进一步强调了昔日的辉煌。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描述了进一步的荒凉景象,装饰的纽带脱落,藤蔓爬满了架子,花儿凋零,菊花也破败不堪。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叶子铺满了荒草,水源枯竭,池塘半空,进一步描绘了衰败的景象。
纫珮兰凋径,舒圭叶翦桐。
进一步描绘了荒凉和衰败的细节,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对比。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这里曾经是一个小国的领土,现在则是广阔的国家中心,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赞颂。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描述了和平与繁荣的景象,战争的工具被收起,人们重新从事农业,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表达了国家统一、文化同质的和平景象,不再需要歌唱过去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和平的珍贵。
主题与情感怀旧与变迁: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展现了时间带来的巨大变化。
和平与繁荣:虽然有对往昔的追忆,但诗的最后部分也表达了对当前和平与繁荣的肯定。
历史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唐朝,反映了诗人对唐初统一与安定的赞颂,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盛世的怀念。
如需更深入的分析或背景信息,可以参考唐代历史及诗歌研究的相关文献。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这首诗描绘了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安定的赞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诗句分析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诗人抚摸着长剑,感慨万分,表达了他济世救民的决心,并非为了追求个人名利。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描述了军队的旗帜如星辰般闪耀,行动迅速如电,展现了军队的威武与纪律。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描绘了军队遍布原野,驻扎在五个营地,展现了战争的规模与气势。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描述了军队在山上挥舞着武节,背水一战,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与决心。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回顾过去战争的动荡,如今宇宙己经恢复和平,表达了对和平的珍视与赞颂。
主题与情感战争与和平:诗中描绘了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安定的赞颂。
英勇与决心:通过描绘军队的威武与将士们的英勇,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与赞颂。
历史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唐朝,反映了诗人对唐初统一与安定的赞颂,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战争的感慨。
如需更深入的分析或背景信息,可以参考唐代历史及诗歌研究的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