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老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日一早,便有一队人马停在侯府门前。

不一会儿,杨孟琴跟着杨母众人来到门口。

两边围满了老百姓,己经开始议论起来,熙熙攘攘的。

“哎呀!

你说这么好的将军,怎么就没了呢,造孽啊!

……”。

路人1道。

路人2回道:“谁说不是,哎!

你们大家听说没。”

其他路人好奇的问道,“听说啥呀,你倒是快说啊。”

路人2神秘兮兮的看向众人,“听说这仗本来是可以打赢的,可是军中出了奸细,有人泄露了布防图。”

那路人2还在津津有味的说着,“而且啊,原本己经找到证据,将军也派了少将军和五百多人拿着证据回京,可谁想那奸细竟然通风报信,让敌方打了个错手不急,敌方还在撤退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哎呦!

那跟着少将军的那五百多人,最后只剩二十人不到,少将军也重伤昏迷不醒真是造孽啊!

那些证据都下落不明了,将军也战死沙场了,那是一个气啊。”

说完那路人2还做出捶胸顿足的样子,百姓们听了,恨不能打死那个奸细。

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

一名带刀侍卫向前面无表情的喝道,“肃静,不要妄论,否则格杀勿论。”

众人见了都不敢再出声,生怕一句话就人头落地。

见杨家众人出来,队伍中为首的侍卫长向前,躬身说道,“见过侯夫人,我等己将镇南侯与护国大将军的棺椁送到,大公子己由御医看过,无其他事我等便选回去复命了。”

说完为首的行了个礼,便带着一众侍卫离开,剩下的便只有一些小厮,还有十几名身穿残破盔甲的老将。

后面还有一辆马车,不用说马车里躺着谁,大家心知肚明。

一名老将向前躬身行礼说道,“夫人,是我等没用,没有保护好少将军,还请夫人责罚。”

十几名老将纷纷跪下,见势杨母也不知该说什么,只能让他们起来。

周围都是百姓都在议论纷纷,着实不好说话。

吩咐众人将棺椁抬进侯府灵堂中。

十几名老将也跟了进来。

进到灵堂,棺椁己经放好了,杨母也叫人将马车中躺着的杨孟平小心翼翼的抬回了屋中,并吩咐人好好照顾,这才朝灵堂走去。

杨孟琴一首跟在杨母左右,看到被抬下来的大哥时,眼睛也抑制不住的泛酸,那个意气风发身如玉松待人温柔,每日教她习武练剑不管她闯了什么祸,都会挡在她身前的大哥。

就连她想去军营,他也会偷偷带着自己去,跟着自己胡闹的大哥。

现在却毫无生气的躺在这冰冷的担架上,任由别人将他抬来抬去,毫无反抗毫无意识。

看到杨母的肩膀抖动着,她知道母亲哭了,她也想哭只能硬生生的制住了。

“母亲,会没事的,大哥一定会没事的,宫中太医看过,都说大哥只是受了点伤,会醒的。”

杨孟琴边安抚着杨母边说道。

好一会儿,杨母才抑制住眼泪和哽咽声,什么也没说,抬起脚向灵堂走去。

走近,全部人便是跪在棺材前,没有人说话,只能听见有稍微的抽噎声。

杨家众人都跪在两旁,身穿白色丧服。

中间跪着的是那几名老将,都穿有些残缺的盔甲,像刚从战场上归来,还未来的及洗漱。

其中一名老将见杨母进来,便对着杨母磕了个头说道,“我等是将军派去保护少将军的,是我等没用,没有保护好少将军,还请夫人责罚,我等绝无怨言。”

说完前面的那几名老将腰板挺首的跪着,等着杨母的责罚。

杨母知道这不能怪他们,要不是他们,儿子可能己经和夫君一起去了。

沫了沫眼角,看向那几名老将道,“这也不怪你们,你们都不必自责,应该谢谢你们保护平儿回来才对。”

杨母微微弯腰,扶了扶那名老军,见他没起,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过了许久,那十几名老将才起身,对跪着杨母道:“夫人,我等明日便要回归西南战场,今日守灵也只能到这,大伙还要回去整顿,我们便告辞了,还请大家谅解。”

杨母没有说什么,只点了点头。

见那几名老将走了出去,杨孟琴也跟着偷偷溜了出。

旁边杨孟箫见了并未出声,她知道阿姐去问什么,她也想知道,但是现在她不宜出去,只能晚上问阿姐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