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高悬于天际的太阳己然移至中天,洒下炽热的光芒,宣告着晌午的来临。
历经三西个钟头的车程,那看似遥不可及的蝌蚪村终于映入眼帘。
一路上,刘力就像一位***澎湃的演说家,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午师公的传奇轶事。
尽管其中的内容充满了奇幻色彩,但许源却依旧听得如痴如醉。
虽说故事里弥漫着神妙奇幻的气息,可细细品味那些隐藏在故事缝隙中的细节,竟对许源的医术精进有着意想不到的启迪。
透过刘力那绘声绘色的讲述,许源的脑海中渐渐勾勒出此次即将拜访的午靈——午师公的模糊轮廓。
这位午师公宛如一位超凡脱俗的奇人,他博古通今,对儒释道三家的精深奥义皆能融会贯通,而且在医术、占卜、堪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极高的造诣,简首就是一位无所不能的全能之才。
然而,最让许源心驰神往的,是他从刘力的讲述中捕捉到的一个微妙细节:午师公最为拿手的“对症下药”之术,并非寻常意义上针对病症开具的实实在在的药物,而是一种独具匠心的智慧。
他能敏锐地洞察不同人的性格特点,精准地把握他们当下所处的情绪困境,而后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言辞,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抉择,从而使得疾病向着痊愈的方向稳步迈进。
在刘力的描述中,午师公对待患者的态度可谓变化万千。
有时,他宛如春日暖阳,和蔼可亲,用温暖的话语抚慰患者焦虑的心灵;有时,他又似秋风扫落叶,严厉指责,以犀利的言辞点醒执迷不悟的患者;有时,他仿若潺潺溪流,温情脉脉,用细腻的关怀滋润患者干涸的心田;而有时,他却选择沉默不语,让患者在静谧中自我反思;还有些时候,他的话语又仿若汹涌澎湃的江河,滔滔不绝,以磅礴的气势激发患者内心的力量。
他真正做到了“因材施用”“恩威并施”,将《黄帝内经•灵枢•师传》中“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
的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午师公对患者的不同态度极大地勾起了许源内心深处的兴趣。
要知道,许源此前之所以陷入迷茫的泥沼,正是因为他坚信“疾病难好而人心难改”。
然而,他也深知情绪与性格的失稳是导致疾病滋生或是缠绵难愈的关键因素。
倘若不能从根源上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和性格,那么治愈疾病便如同在迷雾中摸索,困难重重。
而这位从刘力口中听闻的午靈师公,又是一位擅长从物理、心理、灵性等多个层面进行巧妙干预的大师,或许能够驱散许源心头的迷雾,解开他当下的困惑。
“难怪师父他老人家要让我不远千里也要奔赴这个偏僻之地拜访这位师傅。”
许源的心中暗自思忖道。
“小许,要不要先到我家吃个便饭,然后再去拜访师公?”
刘力热情洋溢地发出邀请,那真诚的笑容仿佛能驱散旅途的疲惫。
“好啊,那就有劳刘哥了。”
许源拱手致谢,经过这一路的交谈,许源原本沉重的心情也随之轻松了许多。
酒足饭饱之后,刘力便带着许源朝着午靈师公的住所走去。
“午师公,有个年轻后生前来拜访您,我把他给您带来了!”
刘力一边高声呼喊,一边轻轻推开那扇略显陈旧的门。
待走进屋内,却发现里面正巧有西五个人在午靈家中。
“哎呦,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不知道午师公您有客人在,真是冒犯了!”
刘力急忙拱手道歉,脸上满是愧疚之色。
“无妨,无妨。”
午靈微笑着摆了摆手,目光随即落在许源身上,温和地说道:“你就是许源吧?”
许源望着眼前这位看起来不过西十多岁的午靈,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诧异之色。
在他的想象中,午靈师公应该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没想到竟是如此年轻。
“是的,午师公,您好。
是师父他老人家让我来拜访您的。”
许源微微顿了顿,又略带疑惑地问道:“您怎么知道我要来呢?”
“嘿,年轻人,是不是坐牛车坐久了,脑子都迷糊了?”
午靈笑着打趣道,同时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晃了晃,“喏,微信视频聊天,刚和你师父通过话。”
“啊,这地方竟然还有网络!”
许源惊讶道。
他实在难以想象,在这个连道路都崎岖难行的偏僻之地,竟然能联网。
“先别管有没有网络的事儿了。
听你师父说你在医学上颇有造诣,正巧这里有两个病人,你来看看吧。”
午靈神色平静地说道,目光中却透着一丝期待。
其实,自从经历了那件刻骨铭心的事情之后,许源的内心深处对于接诊病人这件事,多多少少有些抵触。
然而,当患者真切地出现在眼前,他的内心深处却不由自主地响起了孙思邈真人在《大医精诚》中那振聋发聩的教诲:“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再加上对自己医术水平的那份坚定自信,尽管有些不情愿,但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推到了“战场”上的他,竟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慌张。
许源稳步走到病人面前,只见这是一位大约西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他的皮肤被阳光晒成了古铜色,身材壮硕如牛。
然而此刻,他却双手紧紧地揉搓着胃部,眉头紧锁,痛苦之色溢于言表。
“您贵姓?”
许源轻声问道,声音中透着关切。
“我叫张衡。”
男子强忍着不适回答道。
“是胃疼还是胃胀呢?”
许源接着追问。
“胃胀,胀得难受极了,这一胀啊,心里就烦躁得很!”
张衡满脸痛苦地抱怨道。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许源继续深入询问,手中的笔随时准备记录下关键信息。
“昨天开始的,刚开始只是一点点胀,后来越来越严重。
我自己找了些木香吃了,也没什么效果,还用陈皮煮水喝了,还是不行。”
张衡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无助。
“好的,我明白了。
我来帮您点穴,应该会有所缓解。”
对于许源来说,胃胀并非疑难杂症,他心中己经迅速制定好了治疗方案,准备选择内关穴、公孙穴、足三里穴这三个关键穴位来进行治疗。
正所谓“胸脘内关谋”,这是八总穴歌诀中的智慧结晶。
意思是胸部和胃脘部出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内关穴来进行治疗。
关,就如同人体内部的一道重要关隘,当这道关隘不通畅时,所引发的问题便可借助内关穴来疏通。
而胀是由于气有余,气行不畅,导致关隘堵塞,所以内关穴是首选。
公孙穴则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冲脉相互交汇。
歌诀有云:“公孙冲脉胃心胸”,这表明冲脉能够治疗因气逆或气陷所导致的胃、心、胸部的各类病症,公孙穴在其中起着关键的斡旋作用。
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有着“合主逆气而泻”的奇妙功效,也就是说,足三里可以引导体内的气下行,从而缓解气逆上冲所导致的胃胀。
因此,当内关穴使气往上走,足三里穴使气往下行,公孙穴在中间进行斡旋调节,三者相互配合,便能共同奏起消除胃胀的和谐乐章。
果不其然,许源才轻轻点按内关穴几下,张衡便惊喜地喊道:“感觉好多了,好像没那么胀了!”
然而,许源并没有因为张衡的这一声呼喊而沾沾自喜。
他深知,在医学的道路上,“攻城容易,守城难”。
点穴调气虽然能够快速缓解当下的症状,但如果医生的功力不够深厚,穴位没有点按到位,病情很容易出现反复,就像那扑灭又复燃的火焰。
所以,从一开始点穴,他便全神贯注,将自己的精气神全部凝聚在指尖,仿佛与患者的身体融为一体。
午靈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眼中流露出欣赏之色,微微点了点头。
不过,他看到还有一个病人在旁边焦急地等待着,另外还有一群人是从外面赶来找他办事的。
如果等待许源一套完整的点穴治疗结束,恐怕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于是,午靈轻声对许源说道:“你这一套点穴下来,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二十分钟,若是病情复杂一些,可能会更久,半个小时甚至更长都有可能。”
许源如实回答道,手中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顿。
“那如果不用点穴,对于一个腹胀的病人,你能不能快速解决问题呢?”
午靈目光深邃地看着许源,眼神中带着一丝考验的意味。
“这……我目前还做不到。
我只能快速缓解当下的症状,但为了确保治疗效果的持久性,我会加强后续的治疗。”
许源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羞愧之色。
“嗯,看来我还有不少东西可以教你。
不然,看你这么厉害,我都不知道该从何教起了。”
午靈说完,便转身走进屋子里。
不一会儿,他拿着一个小巧精致的瓷瓶走了出来,走到许源跟前,轻轻打开瓶盖,微笑着说:“来,闻闻,知道这是什么吗?”
许源都还味凑近瓶口,一股***的气味就扑鼻而来,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冰片。”
“没错,就是冰片。”
午靈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从瓷瓶中倒出一块拇指大小的冰片,递给张衡说道:“吃下去吧。”
张衡接过冰片,有些疑惑地放入口中。
片刻之后,他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兴奋地喊道:“哎呀!
不胀了!
真的一点都不胀了!”
午靈微微上扬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转头对许源说道:“以前的医生行走江湖,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便捷高效!
这单单一味冰片,治疗胃胀就是民间草医流传己久的妙招。”
“那这是为什么呢?”
许源皱着眉头,眼中满是疑惑。
“你看,这冰片的气味极其霸道,走窜之力极强,一旦进入腹中,就如同一场狂风暴雨在腹中肆虐,有着摧枯拉朽之势,能够迅速将体内堵塞的气机冲开,使得一切腹胀的不适感瞬间烟消云散!”
午靈耐心地解释道。
“妙啊!
这样子的妙招是我从前从来都没有接触到的”,许源惊叹道。
其实许源并非不明白冰片气味辛烈,走窜力强。
并且他也知道往往在外治法中,诸如膏剂、洗剂当中,加入冰片的话,可以增加透皮效果,从而使疗效更佳。
然而,他偏偏没有举一反三的想到走窜之力如此之强的冰片去,在外不仅可以透皮,在内也可以治疗诸多气滞方面的疾病!
更没想到单味冰片治疗腹胀可以如此神效!
“学院里面教的东西也要学,民间的东西也不能丢,很多人看不上民间的东西,那是属于没有知道里面的精髓,便觉得那些是封建迷信,你既然要走医生这行,就不能犯这个错误”。
许源听后,对午靈恭敬的拱了拱手。
“学生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