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错嫁沈知意端坐在新房里,大红盖头下的脸早已没了血色。外头的喧嚣声渐渐散去,
只剩下几个婆子在小声议论。"听说新郎官又跑了?""可不是,这都第三次了。
周家少爷真是...""嘘,小声点,新娘子还听着呢。"沈知意的手指死死掐进掌心,
却感觉不到疼。她的耳边回响着父亲病榻前的嘱托:"知意,
沈家如今只剩你一个指望了...周家虽不是书香门第,
但家底殷实..."一滴泪无声地滑落,在绣着鸳鸯的红裙上晕开一片深色。
沈家曾是江南有名的书香门第,父亲沈明远官至礼部侍郎,却因一场***被贬回乡,
一病不起。为了筹措医药费和还债,她不得不答应与江南首富周家的婚事。谁曾想,
新婚之夜,新郎周景明竟翻墙逃婚,让她成了全杭州城的笑柄。
"少夫人..."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老爷说...让您先歇着。
"沈知意一把扯下盖头,露出一张清丽绝伦却满是怒意的脸。她站起身,
十六岁的少女身量不高,却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气势。"告诉老爷,我沈知意虽家道中落,
却也不是任人欺辱的。既然周少爷不愿娶,这婚事作罢便是!
"门外婆子慌忙跪下:"少夫人使不得啊!聘礼已收,婚书已签,您若回去,
沈老爷的病..."沈知意身形一晃,是啊,
父亲还等着周家的灵芝救命...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坐回床边:"罢了,我等他三日。
三日后若不归,我便绞了头发做姑子去!"第二章 佛前相遇三日期限已过,
周景明仍未归来。沈知意换上素净衣裙,独自前往灵隐寺为父亲祈福。山间小雨淅沥,
她跪在佛前,虔诚叩首:"信女愿减寿十年,换父亲病愈...""姑娘如此诚心,
佛祖定会垂怜。"一道清朗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沈知意回头,
见一位身着青衫的年轻公子站在殿外廊下。他约莫十***岁年纪,眉目如画,却脸色苍白,
右臂上一道伤口正渗着血。沈知意惊呼:"公子受伤了?"男子勉强一笑:"不妨事,
只是..."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杂乱的脚步声和喊叫:"往那边跑了!"男子神色一变,
踉跄后退。沈知意不及多想,一把拉住他手腕:"随我来!"她带着男子绕到殿后,
推开一扇隐蔽的小门,竟是间存放经书的密室。两人刚躲进去,追兵便从门外跑过。
狭小的空间里,沈知意能清晰地听到男子急促的呼吸声。黑暗中,她摸出手帕为他包扎伤口。
"多谢姑娘相救。"男子低声道,"在下陆砚,不知姑娘...""沈知意。"她简短回答,
忽然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陆公子为何被人追赶?"陆砚沉默片刻:"家父与人结怨,
连累了我。"沈知意点点头,不再追问。乱世之中,谁没有难言之隐?"雨停了,
我该回去了。"她轻声道,"公子保重。"陆砚却突然抓住她的手腕:"沈姑娘,
能否...再收留我几日?那些人不会轻易放弃..."沈知意本该拒绝,
可对上那双恳切的眼睛,鬼使神差地点了头。
第三章 闺中藏君沈知意将陆砚安置在自己闺房隔壁的藏书阁里。这原是祖父的书房,
自从家道中落,已很少有人来。"这几日我会借口整理祖父遗稿,每日给你送饭。
"她拿来干净衣物和伤药,"千万别出声,我父亲病重,受不得惊扰。
"陆砚郑重行礼:"沈姑娘大恩,陆某永生难忘。"接下来的三日,
沈知意每天都会带着食盒和书籍来到藏书阁。她发现陆砚虽看似落魄,却学识渊博,
尤其对兵法政论见解独到。"陆公子若非遭难,定能金榜题名。"一日午后,她忍不住赞叹。
陆砚苦笑:"家父只盼我继承家业,读书...不过是消遣。
"沈知意注意到他说起父亲时眼中的复杂神色,正想询问,
门外突然传来丫鬟的惊叫:"小姐!不好了!周家来人了,说要接您回去!
"陆砚猛地站起身:"周家?姑娘已经..."沈知意脸色煞白:"我...我已成亲,
只是..."她不知如何解释自己新婚被弃的尴尬处境。陆砚却如遭雷击,
踉跄后退两步:"沈知意...周家...你是周景明的妻子?""你认识我丈夫?
"沈知意惊讶道。陆砚的脸上浮现出痛苦与愧疚交织的神色。他缓缓跪下:"沈姑娘,
我...我就是周景明。陆砚是我的化名。"沈知意只觉得天旋地转,
那个抛下她的纨绔丈夫,竟是被她藏在闺阁三日的男子!"为什么?"她声音颤抖,
"为什么要逃婚?又为什么要骗我?"周景明抬起头,
眼中满是悔意:"我...我不愿被家族摆布,逃婚是幼稚的反抗。那日被人追杀,
是因我在赌坊得罪了权贵...遇见你时,
我不知你就是...就是...""就是被你羞辱的妻子!"沈知意扬手给了他一记耳光,
"滚出去!立刻!"第四章 真心悔过周景明被赶出沈家后,整日在沈府门外徘徊。
沈知意闭门不出,直到父亲病情加重。"知意..."沈明远虚弱地拉着女儿的手,
"周家来人道歉,说那孩子知错了...为了沈家,
你再给他一次机会吧..."沈知意咬着唇不说话。她无法告诉父亲,那个负心人已经见过,
还被她所救...次日清晨,她推开大门,发现周景明跪在阶前,身上落满秋霜。"知意,
我错了。"他抬起头,眼下乌青一片,"我不该逃婚,更不该欺骗你。
这半月我每日在此反省,只求你...给我一个弥补的机会。
"沈知意冷着脸:"周少爷何必作践自己?您大可以继续去赌坊妓院逍遥快活。
"周景明从怀中掏出一叠纸:"这是我这些日子写的文章,还有...还清的所有赌债凭据。
"他顿了顿,"我知道你不信我,但请给我半年时间。若我不能考取举人功名,
自愿写下休书,还你自由。"沈知意扫了一眼那些文章,竟颇有见地。她心中微动,
却仍冷声道:"随你。"从那日起,周景明像变了个人。他每日清晨便来沈家读书,
傍晚才归。沈知意偶尔从窗缝望去,总能看到他专注的侧脸。一日,
她忍不住走到院中:"你这篇文章,论点不错,但引证有误。
"周景明惊喜抬头:"请娘子指教。""谁是你娘子!"沈知意红了脸,却还是接过笔,
在纸上修改起来。两人指尖不经意相触,同时一颤。周景明望着她认真的侧脸,
轻声道:"知意,我会成为配得上你的人。"沈知意笔尖一顿,没有抬头,
只是耳尖悄悄红了。第五章 患难见真情就在沈知意逐渐对周景明改观时,
一场大祸降临沈家。那日深夜,一队官兵突然闯入,
以"勾结逆党"的罪名带走了病重的沈明远。"爹爹!"沈知意扑上去阻拦,被粗暴推开。
眼看父亲要被拖走,一道身影突然从墙头跃下,护在她面前。"住手!沈大人病重,
你们这是要他的命!"周景明厉声喝道。为首的官差冷笑:"周少爷,这事与你无关,
别自找麻烦!"周景明寸步不让:"沈大人是我岳父,如何与我无关?
"官差压低声音:"实话告诉你,这是京城来的命令。你周家虽富,也扛不住。
识相的赶紧写封休书...""休想!"周景明一把拉起沈知意,"我们这就去击鼓鸣冤!
"当夜,杭州知府以"案情重大"为由拒绝受理。回到暂住的客栈,沈知意终于崩溃大哭。
"是我连累了岳父。"周景明声音沙哑,"那官差口中的'京城来人',
定是与我有仇的赵尚书之子。
我在赌坊曾当众让他难堪..."沈知意抬起泪眼:"现在说这些有何用?
爹爹他...撑不过大牢的..."周景明突然起身:"我去找父亲。周家虽无官职,
但在京城也有人脉。""不行!"沈知意拉住他,"你父亲若知你为我涉险,定会阻止。
"两人相对无言。良久,周景明轻声道:"还有一个办法...劫狱。
"沈知意倒吸一口冷气:"那是死罪!""总比看着岳父冤死强。
"周景明眼中闪着决绝的光,"我已安排好船只,救出岳父后直接出海去琉球。
"沈知意望着这个曾经玩世不恭的少年,第一次真正看清了他的品格。
她颤抖着握住他的手:"我与你同去。"第六章 生死相随劫狱计划险象环生。
当他们终于找到奄奄一息的沈明远时,追兵也赶到了。"带岳父先走!
"周景明将沈知意推上马车,自己持剑断后。"周景明!"沈知意撕心裂肺地喊,"你回来!
"箭矢破空声中,她看到周景明后背中箭,仍死死拦住追兵。马车飞奔出城,
她的泪水模糊了视线。三日后,当沈知意安顿好父亲,准备回去寻找周景明时,
客栈门被推开。满身是血的周景明踉跄倒地。"景明!"她扑过去,
发现他胸前还有一道狰狞的刀伤。郎中摇头叹息:"伤及肺腑,怕是...""不会的!
"沈知意紧紧握住周景明的手,"你说过要考取功名,
要成为配得上我的人...你不能言而无信!
弱地笑了:"知意...对不起...这次...我可能真的要...失约了...""不!
"沈知意泪如雨下,"你若敢死,我明日就改嫁!让你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
过笑意:"那...为了不让你祸害别人...我...我得活着..."也许是上天垂怜,
也许是周景明求生的意志太强,他竟真的挺了过来。一个月后,当他能下床走动时,
一个意外消息传来——陷害沈家的赵公子因***事发,被革职查办,沈家冤案得以***。
第七章 白首之约深秋的西湖,层林尽染。沈知意扶着康复的父亲在湖边散步,
身后跟着亦步亦趋的周景明。"知意啊,"沈明远忽然停下,"为父想了很久,
当初逼你嫁入周家,实在...""岳父大人!"周景明急忙上前,"小婿知错了。
这些日子我深刻反省,已决心痛改前非。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堂堂正正迎娶知意。
"沈明远看向女儿:"你的意思呢?"沈知意低头看着湖面,轻声道:"女儿但凭父亲做主。
""那好,"沈明远捋须微笑,"等景明秋闱得中,你们就重新办一场婚礼。
"秋闱放榜那日,周景明果然高中举人。当他骑着高头大马来到沈家迎亲时,
全城百姓都来围观这场传奇姻缘。洞房花烛夜,周景明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头:"娘子,
这次我不会再逃了。
"沈知意抬眼看他:"若你再敢逃...""就罚我抄写《女诫》一百遍。
"周景明笑着接话,轻轻握住她的手,"知意,谢谢你给我改过的机会。余生,我定不负你。
"红烛高烧,映照着一对新人相偎的身影。窗外,秋月正圆。第八章 洞房花烛红烛高烧,
映得满室生辉。沈知意端坐在床沿,大红嫁衣上的金线凤凰在烛光下栩栩如生。这一次,
盖头下的她不再是当初那个满心屈辱的新娘,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丝笑意。
"娘子..."周景明的声音近在咫尺,带着微微的颤抖。他手持喜秤,
小心翼翼地挑起盖头,动作轻柔得像是对待稀世珍宝。盖头缓缓掀起,沈知意抬起眼帘,
正对上丈夫炽热的目光。周景明今日一身大红喜服,更显得面如冠玉,眉目如画。
只是那双眼再不见当初纨绔子弟的轻浮,取而代之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深情。"看什么?
"沈知意被他看得脸颊发烫,轻声嗔道。"看我娘子真好看。"周景明笑着坐到她身旁,
伸手为她取下凤冠,"这玩意儿重吧?我帮你揉揉。"他的手指轻轻按在沈知意的太阳穴上,
力道恰到好处。沈知意舒服地闭上眼睛,忽然想起什么,又睁开眼:"你手法这么熟练,
莫不是常给姑娘揉?"周景明手一顿,哭笑不得:"我的好娘子,
这可是跟我娘身边的李嬷嬷学的,专门为了今日伺候你。"沈知意轻哼一声,
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周景明见状,大着胆子将她搂入怀中:"知意,我周景明对天发誓,
今生今世只你一人,绝不负你。"沈知意靠在他胸前,听着那有力的心跳声,
轻声道:"你若负我...""就让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周景明接得飞快。
沈知意急忙捂住他的嘴:"胡说什么!"她顿了顿,"你若负我,
我就带着你的孩子远走高飞,让你一辈子找不着。"周景明先是一愣,随即笑得开怀,
一把将她扑倒在锦被上:"那咱们得赶紧生一个,不,生十个八个才好!"红烛摇曳,
满室春光。这一夜,才是他们真正的洞房花烛。第九章 金榜题名春闱放榜那日,
整个周府上下都屏息以待。沈知意站在府门前,手指不自觉地绞着帕子。
虽然周景明这半年来日夜苦读,文章连沈明远都称赞有加,但科举一事,谁又能说得准?
"少夫人!少夫人!"小厮阿福狂奔而来,满脸喜色,"少爷高中了!一甲第三名,探花郎!
"沈知意只觉得双腿一软,幸好被身旁的丫鬟扶住。她强自镇定地问道:"少爷人呢?
""少爷被礼部的人留下了,说是要面圣呢!让我先回来报喜!
"沈知意急忙吩咐下人准备香案、赏钱,又命厨房备下酒席。正忙乱间,忽听门外一阵喧哗,
周景明身着进士服,意气风发地大步走来。"娘子!"他一把抱住沈知意,
在众目睽睽之下转了个圈,"我中了!"沈知意羞得满脸通红,轻捶他肩膀:"快放我下来,
成何体统!"周景明这才放下妻子,却仍握着她的手不放:"皇上夸我文章写得好,
尤其是治水那篇策论,说是有实用之才。"沈知意抿嘴一笑:"那篇是我帮你找的资料。
""是是是,都是娘子教导有方。"周景明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
"今晚为夫定要好好'报答'娘子。"沈知意耳根一热,正要嗔怪,
忽见管家匆匆走来:"少爷,宫里来人了,宣您即刻进宫面圣。
"周景明一愣:"方才不是才从宫里出来?"管家摇头:"说是太子殿下要见您。
"周景明与沈知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太子为何单独召见一个新科进士?
第十章 东宫密谈东宫书房内,太子赵元翊正在批阅奏折。见周景明进来,他放下朱笔,
仔细打量这个年轻人。"周爱卿不必多礼。"太子声音温和,
"本宫听闻爱卿在策论中提出的'以工代赈'之法颇有新意,特想当面请教。
"周景明谨慎应答:"微臣愚见,不足挂齿。"太子笑了笑:"爱卿过谦了。"他话锋一转,
"听闻爱卿岳父是前礼部侍郎沈明远?"周景明心头一紧:"正是。""沈大人当年被贬,
实乃冤案。"太子轻叹一声,"本宫已命人重查此案,相信不久便会还沈家一个公道。
"周景明连忙叩谢。太子摆摆手:"爱卿才华横溢,本宫有意重用。
只是..."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周景明一眼,"朝中局势复杂,赵尚书一党势大。
若直接将你留在京城,恐对你不利。"周景明心领神会:"微臣愿赴地方历练。
"太子满意地点头:"好。青州临江县正缺一县令,虽偏远了些,但能避开朝中纷争。
爱卿先去历练两年,待时机成熟,本宫再调你回京。"离开东宫时,
周景明背后已是一片冷汗。太子的暗示再明显不过——朝廷即将有大的变动,而自己,
已被划入太子一派。第十一章 离京赴任"去临江?"沈知意展开地图,
找到那个位于青州最北端的小县城,"这么远?
"周景明握住她的手:"太子这是为了保护我们。赵尚书虽已失势,但其党羽仍在。
若留在京城,难免遭人暗算。"沈知意沉思片刻,忽然抬头:"我随你一起去。""不行!
"周景明断然拒绝,"临江地处偏远,条件艰苦,而且...""而且什么?
"沈知意直视他的眼睛,"而且危险?周景明,你我历经生死,难道还怕这些?
"周景明还想再劝,沈知意却已转身去收拾行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休想甩开我。
"三日后,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几个仆从,悄然离开京城,向北而行。
沈明远因身体原因留在京城,由太子派人暗中照应。行至半途,
一场突如其来的刺杀打破了平静。那日黄昏,他们正在官道旁的茶寮歇脚,
十余个黑衣人突然从林中杀出。"保护夫人!"周景明拔剑迎敌,但他虽有武艺,
却难敌众多好手。眼看就要不支,一道白影从天而降,剑光如虹,转眼间便放倒三名刺客。
"走!"白衣人低喝一声,声音清脆,竟是个女子。有了这位神秘侠女相助,
他们终于杀出重围。脱险后,那女子却不肯留名,只道:"江湖路远,有缘再见。
"便飘然而去。周景明望着她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这剑法...似乎是峨眉派的路数。
"沈知意却注意到丈夫手臂上的伤口:"别管什么剑法了,快让我给你包扎!
"第十二章 临江困境临江县衙比想象中还要破败。大门上的漆皮剥落,院内杂草丛生,
几个衣衫褴褛的衙役无精打采地靠在廊下打盹。"这...这就是县衙?
"沈知意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周景明苦笑:"看来前任县令不怎么勤政。
"交接手续很快完成——事实上,前任县令早已携家带口偷偷溜走,只留下一个烂摊子。
当晚,周景明翻阅积压的案卷,眉头越皱越紧。"知意,情况比想象的更糟。"他指着地图,
"临江今年遭遇罕见蝗灾,庄稼损失过半,而朝廷下发的赈灾粮款却被前任县令贪墨了大半。
"沈知意凑过来看:"难怪进城时看到那么多流民。"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师爷慌慌张张跑进来:"大人不好了!百姓聚集在衙门外,要求开仓放粮!
"周景明二话不说,大步走向衙门。沈知意急忙跟上,
顺手拿起药箱——她预感今天可能会有人受伤。衙门外,上百名面黄肌瘦的百姓举着火把,
群情激愤。看到新县令出来,人群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声浪。"狗官!
还我们粮食!""我孩子都快饿死了!""跟他们拼了!"一块石头飞来,正中周景明额头,
顿时血流如注。沈知意惊呼一声,正要上前,却见周景明抬手示意她别动。"乡亲们!
"他抹了把脸上的血,声音洪亮,"我周景明今日初到临江,对前任县令所作所为深恶痛绝!
我向大家保证,三日内必开仓放粮!"人群中有人喊道:"凭什么信你?
当官的都是一路货色!"周景明二话不说,解下官印递给身旁的师爷:"若我食言,
你们尽可拿这官印去州府告我!"这番举动震住了众人。
一个白发老者颤巍巍走上前:"大人,老朽姑且信你一回。
但若三日后不见粮食...""我周景明提头来见!"年轻的县令斩钉截铁地说道。
人群渐渐散去,沈知意急忙为丈夫包扎伤口,心疼得直掉眼泪:"你怎么这么傻?
若真开不了仓..."周景明握住她的手:"放心,我已有打算。
"第十三章 治蝗安民次日一早,周景明便带着沈知意微服私访,实地考察灾情。田野里,
蝗虫过境的痕迹触目惊心,不少农田颗粒无收。"大人,没用的。"一个老农叹息道,
"这蝗神发了怒,我们供了多少祭品都不管用。"沈知意蹲下身,
仔细观察土壤和残留的庄稼:"这不是什么蝗神发怒,是蝗虫产卵地没处理好。
"她指向田边一处,"这里地势低洼潮湿,正是蝗虫最喜欢的产卵地。
"周景明若有所思:"若能找到所有产卵地,是否就能控制蝗灾?
"沈知意点头:"我曾在祖父的农书上读过,治蝗关键在于灭卵。现在虽已过了最佳时机,
但若能组织百姓挖卵焚烧,至少能减轻来年灾害。"周景明眼睛一亮,
立即召集县中里正开会。然而会议刚开始,就遭到了本地豪强马员外等人的强烈反对。
"周大人初来乍到,不懂临江规矩。"马员外摸着胡须,皮笑肉不笑,"这治蝗之事,
自有乡绅们处理,不劳官府费心。"周景明不动声色:"哦?那请问马员外,
往年是如何治蝗的?""这个嘛..."马员外与几个乡绅交换眼色,"自然是设坛做法,
祈求蝗神开恩。所需银两,由各户按田亩分摊。
"沈知意在一旁听得心头火起——这不就是借机敛财吗?周景明却笑了:"原来如此。
那今年就请马员外带头捐银五百两,作为法事费用如何?
"马员外脸色大变:"这...这...""不愿意?"周景明突然变脸,一拍桌子,
"那就按本官的办法来!明日开始,全县壮丁分片挖蝗卵,每日工钱三十文,由县衙支付!
"马员外等人还想反对,周景明已冷声道:"对了,本官查了账册,
往年赈灾粮款有不少去向不明。马员外身为县中粮长,是否该给个解释?
"这一手打得马员外措手不及,只得灰溜溜地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