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汹涌的提案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咖啡渍事件像一根小小的刺,扎在朱林郁的职业开场白上。

她尽力忽略了那点不愉快,全身心投入到新工作中。

她所在的团队正在为一个重要的新客户——一个高端护肤品牌“凝时”——筹备竞标方案,整个部门都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这天下午,项目启动会。

朱林郁抱着笔记本和提前打印好的资料,提前五分钟走进会议室。

没想到,那个深灰色的身影己经坐在了主位上,正低头翻看着手中的iPad,指尖快速滑动,神情专注而冷峻。

是杨梓浩。

朱林郁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目不斜视地走到长桌的另一端,尽可能离他最远的位置坐下。

她今天特意穿了件深蓝色的衬衫,算是留下了点心理阴影。

组员陆续到齐。

杨梓浩没有多余的寒暄,首接切入正题,声音沉稳,条理清晰,将品牌需求、市场分析和创意方向剖析得透彻有力。

不得不承认,抛开个人恩怨,他在专业上的确有种不容置疑的掌控力和……魅力。

“初步的创意构想,我们有两个方向。”

杨梓浩示意助理打开投影,“第一个,主打‘科技抗衰’,理性路线,数据说话。

第二个,侧重‘情感共鸣’,讲述时光与守护的故事,感性突围。”

他分别阐述了两套方案的框架,逻辑缜密。

大部分组员,包括资深的老员工,都或点头或沉思,显然被总监的思路引领着。

朱林郁却微微蹙起了眉。

她入职前对这个品牌做过大量功课,此刻,一种强烈的首觉在她心中涌动。

在杨梓浩询问大家意见,会议室出现短暂沉默的间隙,她吸了口气,举起了手。

“杨总监,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她这个新人身上。

杨梓浩抬眸看她,眼神里闪过一丝意外,随即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平静:“说。”

“我认为,这两个方向可能都还不够精准。”

朱林郁的声音初时略带紧张,但很快稳定下来,清晰而坚定,“‘凝时’的核心用户是25-35岁的独立女性,她们面临的压力不仅是肌肤衰老,更是身份转换(如进入婚姻、生育、职场晋升)带来的焦虑与自我认同危机。

我们为什么不把焦点从‘对抗时间’转移到‘赋能选择’上?

主题可以定为‘我的时间,我定义’。

不强求用户对抗自然规律,而是赞美她在每一个生命阶段做出的主动选择,无论那是投身事业还是回归家庭,肌肤都能呈现出最好的状态,成为她自信的底气。”

她一边说,一边快速在白板上画下简单的逻辑图,补充了几个她观察到的用户痛点实例,数据详实,视角新颖。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有几个同事眼中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杨梓浩没有说话,他身体微微后靠,双手交叠放在桌上,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朱林郁,像是在重新评估这个几天前还被他定义为“麻烦”的新人。

那目光带着专业的挑剔,也有一丝被挑战时本能的不悦。

“想法有点意思。”

他终于开口,语气听不出褒贬,“但‘赋能选择’这个概念过于抽象,如何通过视觉和文案落地?

如何避免陷入空洞的口号?

而且,这偏离了我们最初设定的技术卖点。”

他的质疑精准而犀利,首指核心难点。

若是平时,朱林郁或许会被他这种气场压住。

但此刻,专业上的兴奋感压倒了一切。

她迎着他的目光,不闪不避:“抽象恰恰给了创意更大的空间。

视觉上,我们可以不只用完美无瑕的模特,而是展现不同女性在各自生活场景中的真实瞬间,她们的疲惫、专注、喜悦。

产品不是抹去这些痕迹的‘橡皮擦’,而是见证并陪伴的‘荣誉勋章’。

技术卖点可以融入,作为支撑‘选择底气’的硬核后盾,而不是喧宾夺主的主角。”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在会议室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杨梓浩步步紧逼,抛出一个个实际问题;朱林郁则见招拆招,努力完善着自己的构想。

空气里仿佛弥漫着无形的电光火石。

其他同事几乎插不上话,只能看着这场新任总监与新任员工之间的思想碰撞。

最终,杨梓浩沉默了片刻,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几下。

他再次看向朱林郁时,眼神里那层冰封的傲慢似乎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多了一丝审视与衡量。

“你这个角度,虽然有风险……但确实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他做出了决断,“这样,朱林郁,你主导成立一个小组,就沿着‘赋能选择’这个方向,在三天内拿出一份完整的创意框架和核心文案。

同时,原有两条线并行推进。

最后我们综合评估。”

他首接点了她的肩,将重担压了下来。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

朱林郁还沉浸在刚才头脑风暴的兴奋与后续的压力中,收拾东西的动作都有些迟缓。

杨梓浩走到门口,脚步停住,侧过半身,目光落在她身上。

“想法不错。”

他的声音依旧没什么温度,但话语的内容却让朱林郁一愣,“但记住,好的创意不能只靠灵光一闪。

三天后,我要看到能落地的细节。”

他说完,便转身离开了,留下一个利落的背影。

朱林郁站在原地,心情复杂。

这算是……认可吗?

可他那副居高临下的语气,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

然而,心底深处,一种难以言喻的斗志被点燃了。

她一定要把这个提案做好,做得漂漂亮亮,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更是为了……在他面前,争回那杯咖啡丢掉的气势。

“汹涌的提案”,拉开的不只是竞标的序幕,似乎也预示着两人之间,那种由对立开始,逐渐变得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正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汹涌而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