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接受吗?”
郎尘放下古书,看着女生一脸为难的样子,语气带着调侃。
乔阅没有理会,皱了皱眉,样子颇像龙教授:“奇怪,档案里没有这本书……”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郎尘猛地站起来:“什么?”
他突然的行为把乔阅吓了一跳,手一哆嗦,把鼠标在当前页面上连续点了几下,页面跳转了。
郎尘走过去站在一旁:“点回去我看看。”
“好,好的……”乔阅有点紧张,快速地把页面往上拉。
郎尘并没有挨得很近,站在她身后,右手随意地撑在桌边。
他身上有一股淡淡的冷意,乔阅不知道怎么形容,脑子里莫名其妙出现的第一反应是寒冷的味道。
寒冷是什么味道呢?
可能是冰箱结冰了的味道,也可能是下雪的时候天地间弥漫的气息。
站在这样的人身边脑子都感觉冷静了不少,情绪也稳定了。
于是乔阅方才还因为受到惊吓而扑通乱跳的心脏渐渐平静下来。
“甲-3-119,《文鐘通史》;后面就是甲-4-001了……师兄你看,这本书确实是没有的。”
她回头看了看郎尘,却发现对方的脸色有些微微的变化,不再是先前那样冷淡,反而可以看出有些不自然了。
“我这边沟通好了,会议晚点开始没问题,不过现在总该出发了。
你俩弄好了吗?”
龙教授边问边走过来,却看到呆住了的两个学生,有点奇怪:“你俩干啥呢?”
“教授……这本书是凭空出现的,档案没有录入。”
乔阅小心地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龙教授。
龙教授沉默了一会儿,才淡淡地批评了一下她:“那你也有责任,平时检查不仔细。”
他的目光又放回了这本编着号却不在册的古书上:“既然是古本,自然是很珍贵的,研究价值也很高……突然出现在这里,这事情还是有些蹊跷。
这样,先去开会,开完会我们商量一下怎么解决这件事。
送到研究所也好,留在这里做研究也行,到时再说。
走吧。”
对于《易朝史实录》,他确实有些印象。
书的作者己经不可考,只是后世曾有传闻为魏晋时期的僧人所作,再往后连原作都散佚了。
有人说是被焚毁了,有人说是流传海外了,各种说法让这本古籍更加神秘。
不过从考古方面来看确实是流传海外这种说法更确切。
他第一次接触这本书那年是在刚刚接手郎尘这一届研究生的培训工作的那一年,在一次专家会议上见到了这本书的印刷版。
它记载了很多当代所见的正史里没有的东西,陈旧的字迹倒是提供了很多新鲜的观点。
龙教授一页一页地翻过去,感叹道:“要是能看一看这本书的真迹就好了。
我见过那么多古籍,像这样近距离地接触一本从外国收回来、从未出版过的古老的史书,还是少有的。”
邻座的同行笑着说:“那咱们这也算是见证一段历史了。”
“可不是吗。”
古籍在几位专家手里传阅着每个人都对这本翻山越岭而来的古书视若珍宝,古旧的书页在他们手指间翻动,似乎慢慢地开始有了新的生命。
历史的研究总是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明明是古老的、艰涩难懂的文字,却总让人从中找到一些以往没见过的东西。
龙教授深知历史的发掘是不可能停止的,所以他对历史的热情也一日不绝。
“教授,我还是觉得挺奇怪的。”
乔阅提出自己的疑惑,“按理说我也有对整个古籍收藏室做过整理,我以前真没见过这本书,而且我也不记得有缺本的现象。”
“古籍收藏室不是只有你一个管理员。”
龙教授还没回答,一旁一首没说话的郎尘却突然开口,他还没从先前心不在焉的状态中完全恢复过来,语气有点懒懒的,“或许是在你之前上任的管理员录入和登出的,或许是你跟谁交班之后他进行的登记……总之都是有可能的,不是你一个人在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谁没个可能?”
“录入的时候总会有记录的吧,可是我也没找着。”
乔阅想来想去还是费解,求助地看向龙教授。
龙教授此刻也己经被这本“不请自来”的古籍困扰着,叹了口气:“这次的会议史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主持召开,说是安年公主墓穴深入挖掘工作出了些意外,需要紧急召开会议征集意见和帮助。
等会会议结束,我会向他报告这件事情,看看他给出什么意见。
至于你们俩,”他顿了顿才继续说,“回来以后重新整理一遍书架,对着登记表和电子档案,一个都不许再出错。”
两人应下,然后跟在他身后一起出门去了。
随着大门关上的声音,古籍收藏室陷入了昏暗。
灯管刚灭,还残留着模糊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