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活一口气
“无忧丫头别忙活了,家里都是现成饭,咱们等郎中来了,给你爷瞧了病,回家吃。”
里正连忙拦着,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那好吧,等我爷好了,去集市上买了肉,再喊大家来家里吃饭。”
唐无忧说道,不是她虚伪,实在是家里现在没有什么能够待客的食材。
里正他们各自坐回了自己原来的座位,唐无忧转身望向床上的老爷子,见他呼吸逐渐平稳下来,心里稍微放松了一些。
和里正打了招呼,转身出了东屋,她先是自己屋里换了身衣裳,这才去了灶屋,烧了一锅开水,拿出家里所剩不多的白糖,冲了糖水,盛在碗中,用茶盘给里正几人端了过去。
“里正爷爷,三爷爷,你们喝碗糖水解解渴。”
“你这丫头快别忙活了,算着时间,郎中也该来了。”
里正接过糖水碗,说道。
里正话音刚落,周二伯便带着郎中进了屋。
“徐郎中,你快给看看。”
里正和这位郎中算是熟人,连忙招呼。
郎中点了点头,径首走向床边,仔细为唐老爷子号脉诊断。
片刻后,郎中松开了唐老爷子的手腕,面色有些凝重地开口:“老爷子年纪大了,心中郁结难舒,情况不容乐观。”
唐无忧听了,心中一紧,急忙问道:“大夫,那可还有法子救我爷?”
郎中沉吟片刻道:“我先开个方子试试,但你们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说完,他提笔写下药方,交给唐无忧,并嘱咐了几句煎药的注意事项。
唐无忧连连点头,谢过郎中,又付了三十文诊金。
之后又拿出五百文递给周二伯:“劳烦二伯再跑一趟,替我爷把药抓回来。”
“啥劳烦不劳烦的,几步路的事。”
周二伯说完赶紧跟着徐郎中去抓药。
里正见这里没有其他事了,纷纷起身告辞离开。
“老唐头这次病的真不轻,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出了唐无忧家门,周三爷叹了口气说道。
“希望能熬过去,要不留下这五个孩子可咋办?”
胡西爷接话,面上一副愁容。
“无忧这孩子真不错,忙前忙后,说话做事很有尺度,万一守夜真有个好歹,这重担可就要压在这丫头的身上了。”
提到唐家的五个孩子,里正不由想起唐无忧,心中欣慰的同时,不由有些担忧。
“还是小了些,而且又是个丫头。
唉,希望唐振能把这关撑过去!”
胡西爷跟着说。
几人边说边走,渐渐走远。
唐无忧送走了众人,回到屋内,坐在唐老爷子床边,紧紧握着他的手,暗自祈祷他能快点好起来。
她并没有着急去寻几个弟弟妹妹,想必他们都去他们干娘家。
柳氏生前有个相交多年的好姐妹吴梅,几个孩子都认她做了干娘,她自己个没有孩子,对他们几姐弟向来如同亲生。
周二伯很快抓了草药回来,将草药连同剩下的一百文钱递给唐无忧。
唐无忧接过,很是诚恳的谢了周二伯,又去灶房端了一碗糖水过来。
周二伯喝完,将碗递还给唐无忧,说道:“无忧丫头,二伯就先回去了,有啥事,你知会一声。”
唐无忧送周二伯出门后,便回到厨房,按照郎中的嘱托开始熬药。
她一边看着火候,一边生火做饭,心里琢磨着找个时间再进趟山。
他们家只剩下不到三两的银钱,唐老爷子治病要用钱,家里的粮食也不多了,她还计划宴请里正等长辈,这点银钱根本不够用,必须挖株人参去药铺换些银钱才行。
从男子身上拿到的银票,倒是有三千五百两,但是她暂时不想动这些钱,万一他的家人寻了过来,她是要把这些还给人家的。
她唐无忧虽然爱财,但是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的道理还是懂的。
唐无忧很是庆幸自己前世是个孤儿,孤儿院用的正是唐家这种农村大灶,再加上有原主的记忆,因此操作起来完全没有问题,晚饭她做的很是简单,煮了一碗玉米糊糊,热了两个高粱面饽饽,又从咸菜缸里捞了几根腌黄瓜,用清水泡了泡,切成丝,加了葱花,在锅里炒了炒。
做好饭后,她去东屋看了唐老爷子的情况,见他还没有醒,便回了灶房,将自己晚饭吃了。
洗了锅,重新填了水,从碗架上面拿出一个布口袋,解开袋口,用勺子撑了些小米出来,用水洗干净放进锅里。
走到米糠缸边,拿出那株人参,将之前没有用完的那块根茎取了出来,洗干净切成小丁放进了锅中。
唐老爷子现在身体虚弱,除了吃药,必须要补充营养才行,这人参粥在合适不过。
人参粥煮好,药也煎好了。
唐墨涵将草药继续放在炉灶上温着,她则是回了东屋,恰好瞧见唐老爷子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看到唐无忧,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七七……”他的声音沙哑而虚弱。
“爷,你感觉咋样?”
唐无忧连忙关切地问道。
唐老爷子摇了摇头,“好多了……难为你了,七七。”
唐无忧眼中含泪,“爷,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唐老爷子艰难地抬起手,摸了摸唐无忧的头发,“七七,别难过,爷岁数大了,早晚有那么一天。”
见唐老爷子没有丝毫求生的欲望,唐无忧心里就是一紧,人活得就是精气神,唐老爷子这样显然是不行的,她的想个办法***他一下才行。
唐无忧脑袋瓜飞速旋转,忽然有了主意,于是小嘴一张,哇哇哭了起来:“爷不能撇下我们不管,爷要是走了,我们五个可就变成孤儿了,两个弟弟还好,年龄小说不准会有好人家收养了他们,我和两个妹妹一定会被卖掉,以后就要给人当牛做马当丫鬟,两个妹妹说不准就会给人做了童养媳,我就更惨了,很有可能就人抓去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