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1200

天书1200

作者: 蚊尾

武侠修真连载

《天书1200》中的人物陈砚王大拥有超高的人收获不少粉作为一部武侠修“蚊尾”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不做以下是《天书1200》内容概括:1966年的深皖北深山中的青云连最后一块能遮雨的瓦片都被风掀了陈砚蹲在供桌底背靠着冰冷的土怀里紧紧裹着个粗布布包里是三卷经最上面那本《道门符箓要略》的封皮早被虫蛀得发边角处还留着一点焦痕——那是去年红卫兵来“破西旧”他藏在灶膛灰里熏供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标语用红漆刷得刺字迹被雨水冲得发却仍像一道道鞭抽在这破败道观的每一寸角他指尖捻过经...

2025-10-22 17:47:50
1966年的深秋,皖北深山中的青云观,连最后一块能遮雨的瓦片都被风掀了去。

陈砚蹲在供桌底下,背靠着冰冷的土墙,怀里紧紧裹着个粗布包。

布包里是三卷经册,最上面那本《道门符箓要略》的封皮早被虫蛀得发脆,边角处还留着一点焦痕——那是去年红卫兵来“破西旧”时,他藏在灶膛灰里熏的。

供桌外,“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标语用红漆刷得刺目,字迹被雨水冲得发花,却仍像一道道鞭子,抽在这破败道观的每一寸角落。

他指尖捻过经册里夹着的半片桃木——那是师傅的桃木剑碎块。

十二年前那个雪夜,雪粒子砸在观门口的老槐树上,簌簌响得人心慌。

师傅把这半片桃木塞给他,粗糙的手掌按在他头顶:“砚娃,你年纪最小,守好观,等师兄们和我打跑了鬼子,回来教你画雷符,教你辨山里的精怪。”

那时他才八岁,攥着桃木片点头,以为等开春就能盼回人。

可等来的,只有三年后一个货郎捎来的消息:徐州城外的破庙里,五个师兄护着藏经卷的老秀才,被伪军堵了个正着,师傅最后抱着《道德经》,被火活活烧在了庙里。

从那以后,青云观就只剩他一个道士。

香炉被砸成了碎块,铜钟卖了换粗粮,连那棵陪了道观百年的老槐树,也在前年被生产队砍去做了农具。

他守着空荡荡的院落,守着师傅那句“道法不灭,只待时兴”,像守着一盏快灭的油灯,白天躲着红卫兵,夜里就着月光翻经册,把那些符箓咒诀背得滚瓜烂熟,却连一次“指尖生光”都做不到——师傅说的“道法”,在这末法时代,早成了纸上的字。

这日傍晚,暴雨倾盆,道观西墙塌了半边,供桌被震得晃了晃,顶上的泥灰簌簌往下掉。

陈砚怕经册被淋湿,慌忙爬出来想把供桌往墙角挪,脚下却被倒塌的门槛绊倒,额头重重磕在供桌角上,眼前一黑,手里的粗布包也摔散了,经册撒了一地。

意识模糊间,他好像又回到了那个雪夜。

师傅就站在面前,还是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道袍,手里捧着本他从没见过的书——书皮是深褐色的粗布,没有字,纸页泛着温润的玉色,像浸过月光的和田玉。

“砚娃,”师傅的声音还是那么沉,却没了往日的疲惫,“末法不是绝路,是路没找对。

这是无字天书,能帮你辨清该走的路,你带着它,去有生机的地方,把道传下去。”

他伸手去抓那本书,指尖触到书页的瞬间,一股暖意顺着指尖往骨子里钻,比师傅当年的手掌还暖。

可不等他握紧,眼前的影子突然散了,耳边只剩下雨声和自己的心跳。

再睁眼时,雨停了。

陈砚猛地坐起身,额头还隐隐作痛,却不是磕在供桌上的钝痛,而是带着点清凉的酸胀。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还是那件打了补丁的道袍,怀里却多了样东西:正是师傅梦里递给他的那本无字天书,粗布包着,触感温润,和梦里一模一样。

他愣了愣,转头看向西周——哪还有青云观的影子?

身下是厚厚的腐叶,带着潮湿的泥土香和松针的气息,抬头能看见参天的古松,树干粗得要两个人合抱,枝桠间缠着不知名的藤蔓,开着淡紫色的花。

远处传来鸟鸣,不是他听惯的皖北麻雀叫,而是一种清脆的、带着婉转调子的声音,他在经册里见过记载,叫“秦岭鹊”,可他这辈子,从没去过秦岭。

“这是……哪儿?”

陈砚撑着腐叶站起来,心里发慌。

他摸了摸怀里的天书,又摸了摸口袋——那半片桃木还在,经册也被他重新裹回了粗布包,可周围的一切,都陌生得让他害怕。

他顺着藤蔓的方向往前走,想找条路,走了没几步,脚下突然踩到个硬东西,低头一看,是块兽骨,上面还留着齿痕,像是刚被啃过没多久。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灌木丛里传来“簌簌”的响动,一道雪白的影子闪过,速度快得像阵风。

陈砚心里一紧,下意识摸向怀里的天书——师傅当年说过,山里的精怪多有异动,要先辨清再动手。

可他连这是哪儿都不知道,哪能辨得清?

他屏住呼吸,往树后躲了躲,悄悄探出头看。

那雪白的影子停在了不远处的溪边,低头喝水——那是只像猪又不像猪的东西,身子比家猪小些,浑身长满了雪白的毛,背上的毛却特别长,像一根根簪子,尖得能反光。

它喝了两口,突然抬起头,鼻子嗅了嗅,朝着陈砚的方向看过来,眼睛是暗红色的,透着股凶气。

陈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紧紧攥着天书,脑子里飞速想经册里的记载——像猪、白毛、尖毛……他突然想起《山海经·西山经》里的一句话:“竹山,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见人则咋。”

可那是书里的妖怪啊!

前世他翻遍了经册,也没见过真的精怪,怎么会在这里遇到?

就在他愣神的瞬间,怀里的天书突然发烫,他慌忙把书拿出来,解开粗布——原本空白的纸页上,竟缓缓浮现出一行行朱红色的字,墨迹像活的一样,慢慢成形:“名称:豪彘出处:《山海经·西山经》形态:状如豚,白毛,毛端黑,如簪之尖,体长三尺许,牙尖利。

习性:喜居阴湿山林,以草根、浆果为食,性凶,见人则主动攻击,惧雷法、火光。

弱点:腹部白毛稀疏,无尖毛覆盖,为要害。”

陈砚盯着书页,眼睛都首了。

他再抬头看溪边的豪彘,和天书描述的分毫不差!

他又摸了摸书页,指尖的暖意还在,那些字像是刻在上面一样,不会消失。

原来师傅说的“辨路”,是让他辨清这些精怪?

可这到底是哪儿?

他正想着,远处传来了人的声音,断断续续的,被风吹得有些模糊。

他侧耳听了听,先是听到“……往长安去……”,又听到“……开元十七年……”。

长安?

开元?

陈砚心里咯噔一下。

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长安是大唐的都城——他难道……穿越到了唐朝?

可他学的经册里,大唐是道教兴盛的时代,可从没说过,大唐有《山海经》里的精怪啊!

而且那些他从小听的“封神榜西游记”,好像在脑子里变得模糊了,他突然反应过来——这个世界,好像没有那些现代流传的神话故事,只有眼前真实存在的、山海经里的妖魔。

他又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天书,书页上的“豪彘”信息还在,指尖的暖意让他慢慢安定下来。

不管这是哪个大唐,不管这里有多少他不认识的妖魔,他怀里有天书,有师傅留下的经册,有那半片桃木——师傅和师兄们没传完的道,没教他的“辨妖除妖”,他或许能在这个世界,一点点捡起来。

风穿过古松的枝叶,带着淡淡的松脂香,远处的人声越来越近,隐约能看到两个穿圆领袍的行人,赶着一辆骡车,车帘上绣着个模糊的“唐”字。

陈砚把天书重新裹好,揣进道袍内袋,又摸了摸那半片桃木,对着青云观的方向——不管青云观在哪个时空,他朝着那个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师傅,师兄,我好像找到“有生机的地方”了。

这里有能显形的道法,有需要辨别的妖魔,你们没教我的东西,我会带着天书,一点点学会,把你们的道,在这个大唐,传下去。

相关推荐
  • 温南枝沈清宴
  • 魔域现世传送门任务
  • 陆行知南溪
  • 闻聿风林星澜短剧免费观看
  • 闻聿风林星澜短剧免费观看
  • 谢允衾云皎后续免费阅读
  • 灵气复苏,我觉醒了魔法天赋
  • 都市风云中的逆袭密码与未知挑战
  • 魔域传世天命
  • 鸟归山野星辰入海笔趣阁
  • 魔域圣装传世天命
  • 都市全能绝世高手